当前位置:校内资讯

“救命神器”AED来了 ——我院校成为市红十字会在开发区第一个应急救护站

发布日期:2020/12/26 15:02:01 访问次数:1182

日前,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王之海、副秘书长刘植庄来我院校实地考察,副院长邹双林亲切接待,经双方研究,决定在我院校设立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站,为我院校免费投放一台价值几万元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和急救箱、急救包等急救设备,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在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能最有效制止猝死。

据悉,我院校成为沧州市红十字会第七家应急救护站,也是开发区目前一家应急救护站。救护站的设立将大大提升我院校的知名度,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院校周边更多群众受益。

12月20日上午,市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师一行五人来到我院校,在实训楼三楼护理实训室为30余名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初级救护员培训。培训分两个部分,上午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的培训,下午进行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的理论和实操技能考试。

▲邹双林副院长讲话,鼓励老师们认真培训,预祝考试成功

培训现场,培训师首先向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们讲解了在应急救援现场的基本步骤:一是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现场展开急救;二是尽快确认伤者和患者情况;三是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四是用正确的方法对伤者进行救护。

▲培训前向老师们发放培训用书和急救包

▲培训师讲解应急救援步骤

随后培训师以生动的实例讲授了救护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课程,并演示了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法、三角巾绷带包扎等紧急救护技术和AED的使用方法。我院校老师们认真听讲,讲述完毕后,大家自由结组,两人一组展开实操技能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细致询问,培训师耐心讲解,培训获得的了良好成效。


▲心肺复苏术演示

▲人工呼吸法演示

   

▲外科包扎技术演示

▲AED使用方法演示   

▲老师们积极练习,培训员耐心指导

▲我校实训室管理员韩英老师为大家提供后勤服务

下午2:00开始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老师们整装待发,紧抓每一个救护步骤,充分发挥学习动手能力,有条不紊的应对考试,将上午的培训成果完美展现。两个多小时后考试结束,培训师根据考试结果在之后会给每位通过考试的老师颁发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证书。

▲应急救护技能考试

此次培训向老师们传播了应急救护的理念,让老师们了解了应急救护知识,掌握了基本急救技能。在当前各类突发事件较多的情况下,我院校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市红十字会一起,共同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陈兴杰

撰稿:陈兴杰

摄影:赵晓甜

审核:邹双林


0317-309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