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
1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沧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渤海专修学院,只见这里环境整洁有序,走进教学楼,走廊内镶设了很多书法国画作品,彰显着学校的文化氛围。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随处可见青年学子跃动的身影,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中心,设施齐备,住宿楼内环境舒适温馨......
经过23年的发展,张玉仓已经实现了当初建立一所正规化、现代化的民办院校的梦想,不光面向全市招生,还面向全省、全国,不光为相亲,还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
据介绍,渤海专修学院已列入国家教育部跨省招生计划,办学以来,学校已经为社会输送各类医护人才5万多名。
张玉仓是“沧州市十佳教育功臣”,致力民办教育23年,领军沧州民办高等教育,他还是“河北省十大慈善人物”,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当选沧州市“十大骄傲人物”。这些年,张玉仓用于个人捐助、无偿助学及减免学费等慈善事业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
张玉仓办学,有一条铁的原则:让学生到学院都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走出学院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20多年来学院一直紧紧盯住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学院发展规划处常年转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立即上什么专业。
12月初,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近些年,沧州有十来家民办卫校从诞生到消失,唯独渤海专修学院坚持到现在,秘诀恰是如此:培养社会急需的有竞争力的实用人才。数控专业是市场热门,学院只用三天时间,调研论证拍板,拿出招生计划;人们对牙齿健康越来越重视,他们马上开设空腔专业;社区医学近两年很受欢迎,学院马上加大投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城市大医院导医缺少,学院马上设置导医专业,导医专业学生一出校门就有不少大医院等着要。
护理专业一直是渤海专修学院的特色拳头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之一,很多女生选择就读这个专业,虽然各大医院男护士奇缺,但就读该专业的男生还是不多。近几年,汽车维修市场火热,渤海专修学院又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列入招生范围,并建立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使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现如今这个专业成为很多男生的选择。
专业对路,对着胃口下菜,使这里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出口畅才能进口旺,良好的口碑和高就业率让渤海专修学院的招生连年增长。
张玉仓说:“来渤海专修学院上学的孩子很多家庭条件都不算太好,我得对这些孩子负责,要让他们在这里学到真东西,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有一个学生没事干,我心里也不踏实。”话虽朴实,但让人印象深刻。
2.学一技之长开启一扇窗
高慧的老家在邯郸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几年前,高考失利后,父母慕名把她送到了沧州渤海专修学院就读护理专业,毕业后,她成为北京301医院的一名护士,后来成为医学的业务能手,渤海专修学院经常会邀请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学弟学妹传授经验,现如今,高慧在北京找了男朋友,并在北京安了家。
苑柏松2005年从渤海专修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后,一直和班主任史唯老师保持着联络,他毕业后先在北京一家医院打工,几年后就在北京开了一家诊所,事业干得红红火火。
渤海专修学院营销专业的孙淑伟,已有“百万富姐”的美誉;医士专业毕业生刘玲则早已在北京顺义县医院担任了妇产科主任;李金丽等四名同学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中医骨科医院......
渤海专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建民介绍说,在渤海专修学院像这样的毕业省,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一纸文凭难敌一技之长。来渤海专修学院的学生学习出类拔萃的不多,调皮捣蛋的不少。张玉仓却认为,只要教育方向对头,人人都能培养成有用之人。
张玉仓眼里没有坏学生,他认为让那些中考、高考失意的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又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实用人才。他说这是自己的成功。
为了把学生们培养成才,
渤海学院非常重视管理。学校实行班主任24小时值班制度,与学生同住,半军事化管理。根据生源情况,调整重点抓实际操作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老师马洪革和李健,分别是沈阳军区201医院和北京军区205医院的总护士长,转业后都被学校挖来。她们把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在河北省教育厅和卫生厅进行的大中专学生实用技能考核中,连续多年成绩优秀。2013年还获得了名的好成绩。
办民办教育最缺的是人才,缺好的管理人才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张玉仓的团队中既有离开一线的党政干部,也有老专家、老教授。2013年新聘任的老师中有2名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为渤海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渤海专修学院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民办明星中职学校”、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被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评为“安全稳定先进学校”;多次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办学先进单位”。
3.减免学费帮助贫寒学子圆梦
今年刚入校的张雨来自天津北辰区,是一名孤儿。一天,她的爷爷带着张雨慕名找到了张玉仓,张玉仓了解了张雨的身世后,当即接收她为学校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免收全部学费和住宿费。
廊坊大城县的李杰腿残疾不能站立,家族非常贫困,到渤海专修学院报名这天,他的父亲找到张玉仓,张玉仓了解情况后,不但免收了他全部学费还塞给他父亲2000元钱,李杰在校期间,同学们每天背他上下楼,让李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
沧县患侏儒症的小石,曾每天为今后的日子发愁,渤海学院免费招他入学后,他的生活出现了拐点。毕业后,他在家乡开了一个诊所,靠着扎实的医术自实其力。小石的好强也打动了一们姑娘的芳心。如今,小石已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患有脆骨病的残疾女孩高静,饱受病痛折磨却意志坚强,她的经历让张玉仓非常感动,他当即免费招她入学,后来,高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她做健康咨询,自食其力,生活得充实快乐。
张玉仓在报纸上看到了黄骅女孩李芳不幸遭遇。父亲去世,她随母亲改嫁到继父家,母亲不久也去世了。好心的继父拉扯着她和家里老老小小,日子异常艰难。从苦日子中过来的张玉仓最见不得别人受苦,他马上派工作人员到李芳家核实,如果情况属实,李芳和姐姐可免除一切费用到学校就读。一家人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最后因为家里奶奶和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姐姐没能来上学。开学那天,张玉仓派车把李芳全家接到学校,请他们一家人吃了午餐。入学后,张玉仓和学校的教职工对这个女孩关心备至。
张玉仓的善举,圆了许多在艰难中抗争的学子们的梦想,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张玉仓说,在渤海专修学院一直有个传统:孤儿,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先进人物,重度残疾不能创收的人,来校学习一律免收一切费用;残疾人、医生子女、城市下岗职工子女、农村困难户学费减收。
致力民办教育20多年来,张玉仓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尽己所能帮助很多困难群体圆梦的同时,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慈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