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12/14 15:07:50 访问次数:877
1937年12月13日始,日军在南京对我们同胞实施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中华大地上空。
今天是第8个国家公祭日,也是第84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了悼念灾难,致敬大屠杀中遇难的三十万同胞,更好地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沧州渤海中等专业学校垂成校区举办“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早7点30分,韩德禄校长携全校师生参加此次公祭仪式。
在深冬的晨曦中,国旗杆高高耸立,升旗手精神抖擞的站在旗杆下。仪仗队迈着矫健的步伐,护卫着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旗,昂首阔步的走向旗杆。随着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歌的奏响,五星红旗在众人注视下缓缓升起,为死难者同胞致哀。
接着,21升学1班李敏静在国旗下讲话,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年复一年的公祭仪式既是告慰亡灵,也是在呼唤和平,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怀尊崇之心,珍惜和平,勠力同心,这才是公祭仪式真正的意义。
与此同时,各班也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让学生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铭记历史,不是要耽溺于仇恨,更是要把仇恨变成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文案:冯晓晴
图片:冯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