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10/20 8:24:34 访问次数:16
编者按:2025年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抗战历史记忆,激励青少年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奋发图强,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渤海院校自今日起刊登武金琢同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文章,期待与大家共勉。今日发布第六篇《英勇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英勇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武金琢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曾经活跃着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一一冀鲁边回民支队。今海兴县境内曾是回民支队当年比较活跃的地方,从这里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战绩中,就可以看到当年的冀鲁边回民支队是多么英勇的一支部队。
一
回民支队建立于1940年7月,由刘震寰任队长、王连芳任政委,下设五个大队和一个手枪队,直属冀鲁边军区领导。战士主要来自当时的沧县、盐山、新海、庆云、无棣、阳信一带的回民聚集区的回族青年,因为是抗日队伍,也有不少汉族青年加入其中。开始只有几十人,逐步发展到几百人,最后形成了一支有1800多人的抗日武装。
▲上图 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支队长刘振寰
回民支队从1940年建立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一直驰骋在冀鲁边区的抗日战场上,他们组织奇袭花寨、攻打齐家务、激战孙刘庄、解放阳信县城、歼灭青县伪军团等战役,先后与日本侵略者、汉奸英勇作战100余次,攻克敌人据点40多个,歼灭日军、汉奸2300多人,缴获长短枪2600多支、机枪10多挺、各种炮20多门,其他战利品不计其数,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
回民支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今海兴县一带更是打了许多漂亮仗。
赵高村反击战。1944年初春,小山据点日军发现在离小山不远的东面赵高村,驻有回民支队机关和一、四两个大队,便想一举消灭。一天上午,敌军依仗人多,便气势汹汹地向赵高村扑来。回民支队得到这一消息后,进行了周密部署,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先后打退了敌人的3次进攻,不少战士与日军短兵相接,吓得敌人心惊胆战,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此役以日军失败而告终。这次战斗,敌人丢下了10多具尸体,共缴获日军歪把子轻机枪一挺、步枪40余支、其他战利品一部分。
张皮庄子伏击战。1944年9月的一天,回民支队接到消灭小山日军据点之敌的任务,为防止北面羊二庄据点的敌人来增援,令五大队在张皮庄子一带进行伏击。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五大队开足全部火力猛打敌人,共打死、打伤、生俘敌人40余人,缴获步枪20余支、“六联”轻机枪一挺、弹药一批,其余敌人狼狈向羊二庄方向逃窜。而我军无一人牺牲,仅有三名战士负了点轻伤。
攻克小山据点。几乎就是在打响张皮庄子伏击战的同时,回民支队五大队的近100名指战员,在县大队和小山区队配合下,进入了攻打小山据点的阵地,先是抢占了敌人取水的一口古井,断了据点内的供水,后又断其粮食,使敌人逐渐支持不住,纷纷向羊二庄方向逃窜,小山据点被拔掉。这次战斗共击毙敌人40余名,缴获枪支40余支、弹药和一批军用品,而我军伤亡很小。
智取苏基伪军据点。1944年夏末的一天,在苏基据点内培养内线成熟的情况下,回民支队领导决定由一大队立即拔掉这个据点。先是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对据点进行了包围,尔后利用内线提供的情况,在凌晨以给据点内伪军喝酒送菜为名,解决了敌人门岗,涌进了围子里,在敌人还没有弄清情况时,就全部当了俘虏。这次战斗,没放一枪一炮,共俘虏伪军30多人,缴获了所有武器、弹药及其他物资,对作恶多端、罪恶累累的伪军分队长高如义予以正法,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三
回民支队用铁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英勇的作战,赢得了海兴一带民众的热烈拥护,建立了鱼水深情。在最困难的时候,群众把最后一把米、一点菜、一捆柴、一双鞋、一尺布都奉献给了子弟兵。回民支队每到一村,村民都热情的腾房子腾炕欢迎居住,亲如一家人。甚至在最危险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回民支队战士。
有一次,支队一名侦察员被“扫荡”的敌人包围在一个村子里,眼看就要被敌人抓住,正在井边洗衣服的一位大娘发现后,忙把他拉到身边,并把手枪坐在自己屁股底下,一群日军汉奸追过来,指着我们的侦察员问大娘:“他是干什么的?”大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儿子,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就这样,我们的侦察员在大娘的机智掩护下脱了险。
海兴群众还积极帮助回民支队抬伤员,留在家里养伤,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煮了送给伤员吃。尤其是对牺牲的干部战士,冒着风险帮助掩埋。1945年1月的一天,回民支队参谋长何仕兴奉命带队护送刘格平去渤海区工作,途中遇敌不幸受重伤,被抬到抗战堡垒村李良志村后,因伤重不治于2月17日牺牲。消息传来,当地回汉群众悲痛万分。李良志村70多岁的李玉清老人献出自己的棺材为烈士装殓。回族老乡按回族仪式为何仕兴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烈士遗骨安葬在自己村头,把墓土培的又高又大。这位四川老红军现在依然长眠在附近的曹庄子烈士陵园内,每逢过年过节,当地群众都去祭扫,表达对这位烈士的敬仰和怀念。